202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约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2.3%。在电子信息行业中表现较好。
202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约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2.3%。在电子信息行业中表现较好。
根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出口总额约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2.2%。在主要产品方面,无线年平均单价不断下探。
汽车声学系统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制高点之一,带动车载多媒体机、车载喇叭、车载功放等产品销售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在耳麦、智能座舱等产品拉动下,音响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在3800亿元以上,显示了行业较强的韧劲。
据中音协的数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总产值约为2808.3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总额首破300亿美元关口,达301.1亿美元,同比增长0.9%。进口总额为60.1亿美元,同比下降11.7%;贸易顺差241亿美元。
主要产品方面,组合音响、单喇叭音箱、激光唱机、无线耳机等产品表现抢眼,增长幅度均超20%;收音机、录放音机、多喇叭音箱、汽车多媒体机、功放、有线耳机、传声器、电子乐器等产品稳健发展,保持低速增长。我国电子音响总产值约2864亿元,同比增长2%;电子音响行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统计,我国电子音响行业出口额为279亿美元,约占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额的3.8%;全行业出口额同比下降7%。
未来,随着国家有关政策将逐步落地实施,政策红利逐步显现,为相关企业带来实惠。尤其是十三五规划的发布,将引导社会创新要素和资源流动,着力降低企业负担,并大力推动与电子音响关联密切的新兴行业加速从概念进入应用实施,为从而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电子音响行业的上游为电子元器件、精密组件、塑胶五金件、电池、线材等零部件行业;行业的中游主要为音频电声设备制造厂商;行业的下游主要为音响品牌商,线上及线下销售渠道商等。电子音响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家庭音响、个人消费电子、车载音响、商业娱乐、专业舞台等。
在音频设备制造领域,行业内主要以 OEM、ODM、JDM 模式开展业务。OEM 模式下,制造商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制造客户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环节。制造商根据客户具体要求进行生产后,将成品直接销售给客户。
高性能音频产品定制化程度高,且消费者喜好具有“千人千面”的独特属性,故不同品牌商的音频产品在声音特性、交互方式、外形设计等方面各有特色,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ODM 模式下,品牌商向电子音响行业的 ODM 制造商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要求,部分客户提供产品的工业设计,制造商负责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JDM 模式下,客户同时参与到设计、研发和交付的全过程中,双方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协同设计、敏捷开发、快速交付。
按照受众群体分类,电子音响行业品牌商可以分为消费电子音响品牌及高性能音响品牌。其中,消费电子音响品牌具备受众较广、单价较低的特点,占据市场主要份额;高性能音响品牌受众群体小但产品单价相对较高。
从电子音响市场份额来看,全球音频行业的龙头品牌商包括索尼、JBL、Bose、亚马逊、三星、罗技、飞利浦等。在高性能音频细分领域,行业内领头品牌商包括B&O、 Sonos、B&W、Marantz、Bose、Denon、NAD、Bluesound、Snap One、Creston、McIntosh、Crown 等。
如今电子音响行业在全球大力发展,不论在技术还是工艺方面,或者说是质量功能方面都是日新月异,其中各种创新内涵,各种应用功能,服务深度都十分丰富,而且在这发展中还有很多分支产品,如体育场馆、厅堂宾馆、电影院、电视、广播、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安保、安防、金融类、汽车、飞机和各种交通设施的专用产品。
近年来国产电子音响也出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代表企业,如惠威、漫步者、麦博等,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均处于一线品牌之列。近年来,国内最大的车载音响制造商常禾电子也推出家用音响品牌EVR,这家有着多年发展历程的老牌音响制造商,携技术优势杀入家用音响市场,为国内音响市场带来新的动力。
如今电子音响行业在全球大力发展,不论在技术还是工艺方面,或者说是质量功能方面都是日新月异,其中各种创新内涵,各种应用功能,服务深度都十分丰富,而且在这发展中还有很多分支产品,如体育场馆、厅堂宾馆、电影院、电视、广播、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安保、安防、金融类、汽车、飞机和各种交通设施的专用产品。
近年来国产电子音响也出现了一批颇具实力的代表企业,如惠威、漫步者、麦博等,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均处于一线品牌之列。近年来,国内最大的车载音响制造商常禾电子也推出家用音响品牌EVR,这家有着多年发展历程的老牌音响制造商,携技术优势杀入家用音响市场,为国内音响市场带来新的动力。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电子音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不仅加速了音箱产品的升级,也改变着传统销售渠道。行业全面拥抱互联网的背景下,2016年,京东、淘宝以及其他电商和各种网络众筹,行业网购市场业态占比不断扩大。伴随电商平台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网购彻底打破了传统在体验、价格、厂商合作关系等方面的传统渠道。文案、产品宣传图片等适合网络宣传的元素日益重要,产品也更加注重外观设计,并进行互联网营销。
国内消费者对音质追求以及对电子音响产品的理解与接纳采用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追求高音质的理念开始兴起,并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是市场还鲜见高性价比的产品,部分hifi产品价格过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集中在价格上;
第二阶段。随着消费者对高音质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部分良好音质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大部分消费者都有明确的意愿使用这些产品,在一定范围内,对产品音质的关注度超过了产品价格,但对产品外观、工艺等方面的关注还没有重视。此时市场有部分较为优秀的产品,但是知名度以及产品数量都还不够丰富。这个时期也是众多中小企业迅速开发市场的时期;
第三阶段。当消费者对音质追求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行业主流产品的价格基本持平时,行业主流产品的音质也整体得到提升。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加理性也逐步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工艺等细节。这个时期,没有充分占领市场的中小企业将不得不放弃主流市场和自主品牌,选择某一方面作为主力发展方向或者为国际、国内一流品牌提供OEM/ODM,否则就被淘汰;
第四阶段。消费者对于音质的追求以及电子音响产品的理解已经达到一定层次,部分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无论知名度、产品的音质、可靠性、外观工艺都有了很大的优势。消费者在最终选择电子音响产品时,会更倾向于这些市场占有率更高的品牌,形成马太效应。最终会形成几家公司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他中小公司在夹缝中生存的局面。
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一些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和品牌实力以及在高端市场所占据的有利地位逐渐主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部分技术落后、没有品牌或品牌优势不明显的中小音响生产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公司资深研究团队对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中国电子音响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
更多消息,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中研普华通过对健康管理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健康管理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
中国刀具市场消费情况与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结构调整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和现代制造业的繁荣,中国已...
全球塑料薄膜的需求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高端膜产品生产还主要集中在德、日、韩等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市场已接近饱和...
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产业主要由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器件和传感器四大...
碳/碳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碳基体所形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该材料具有比重轻、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耐...
调查显示,国内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总支出的78.3%,81.4%的家庭对于课外辅导或者辅导...
全省有药品批发企业641家,较去年末增加7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76家,增加94家。全省共有零售门店总数22695家,较去1...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今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发展分析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召开光伏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